最近拍攝重心開始轉往平面+錄影
未來打算開始 少部分4K錄影情況下,開始準備 DC購入,補足缺少DC這塊
原本要購入 RX100 M4 ,但是沒觸控實在麻煩,要不買RX100M4,我可省了很多電池、充電的配件、
、快門線、遙控腳架手把,可以跟FDR-X3000 通用。
在雙11特價+送配件時,刷分期購入
★按Menu 章節可以快速跳至該章節★
操作界面/設定
初次開機必要先設定的功能
1. Live view 模擬曝光
2. 繞射補償/智能動態 要開
3.快門類型
4.設定自動ISO上限
5.變焦撥桿
6.時間、時區
7.『FN』自訂鍵
----白平衡
自訂白平衡(自動偵測灰點)可自訂4組、雙軸偏移WB
觸控螢幕功能 / FN鍵功能 / 自訂鍵功能 / 觸控螢幕FN快捷區自訂功能
T快門 (長時間曝光)/ 觸控螢幕觸發拍照 / MF /AF
WIFI
WIFI APP控制 / 拍照 / GPS連結 / 檢視、選圖、傳檔→手機
WIFI 傳檔→PC
錄影功能
錄影中邊路邊拍照(截圖)
錄影對焦
均衡拍攝(相機增強穩定功能,類似五軸防震)
i.ZOOM 數位清晰變焦,約X2倍
錄影收音解決方案
LX10內建收音與 ZOOM H1錄音筆 對照範本
增加單元『上三軸穩定器』
飛宇A1000 三軸穩定器 單手把版本
三軸穩定器安裝過程
測試比較
實拍(有修)
實拍(無修)
實拍(內建濾鏡)
1080P/影片
簡單拍幾張而已,台灣官方網頁有詳細可旋轉觀看的 機身3D圖看那個比較快。
LX10 雖然有Micro USB 、USB充電,但是不支援邊充邊用,不過他還是有留伏筆,在相機底部貼鐵人膠帶時,有發現類似SONY A6000 一樣的電池艙蓋設計,預留線路可通過的塞子,可以拔出塞子蓋上電池蓋可讓線路通過電池蓋,使用假電池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▲ 按我回Menu ▲
原廠包裝內很簡單
配件只有
1A USB充電頭*1
Micro USB 線材*1
說明書*1
保書*1
手挽帶細繩*1
BLH7E 原廠電池*1 鋰離子電池組(7.2V,680mAh,4.9 Wh)
PChome 送的一堆雜七雜八的東西
有用到的只有 保貼、副場電池、副場座充、手挽帶、記憶卡
這部分就不再另外拍了,沒太大特別的。
另購的配件▼
精嘉 Chicago 8 DC的相機包
精嘉 Chicago 8 可以穿在腰帶、被包肩帶上的外掛插槽,肩掛,所以掛在肩上要拍馬上拿出來就可▼
也有附斜背背帶,可以跨過脖子斜背▼
相機放入狀態▼
挑精嘉 Chicago 8 大號一點是方便取拿,若挑精嘉 Chicago 7 會太剛好
另外購買的黏貼式 40mm UV保護鏡 ▼
這黏貼的安裝方式寫得很模糊,初次使用,差點把黏貼用的膠當作要撕掉的膠膜把他摳掉
這安裝方是就是,直接黏上去就好,膠片都已經幫你上好了,白色圈圈朝相機黏上就可。
安裝後▼
可避免前鏡片門簾處入塵、摸到指紋不好清。
拍照▼
錄影▼
Snap1927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功能C 設定頁面▼
功能 設定頁面▼
Snap1930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播放頁面▼
播放選單內可以做一些簡單後製、影片切割、RAW處理、剪裁等
▲ 按我回Menu ▲
常用的三組設定值,可依自己喜好增減。
標準
Snap1903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鮮明 ViVid
Snap1904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風景
Snap1905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Snap1917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LX10沒有B快門,但是有T快門(觸發後開始曝光,再次觸發快門鍵停止曝光)
T快門最長可曝光120sec 對一般拍照來說 綽綽 有餘,很少人會曝光超過60sec的
★LX10會有個缺點就是曝光超過1sec若有打開LCD Live View 曝光模擬,
就會出現很LAG畫面,連帶會影響的是操作光圈快門也會變慢LAG,若超過1sec
可能要手動關閉曝光模擬再做拍攝會比較OK。
▲ 按我回Menu ▲
Snap1890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anasonic 的眼對焦也是相當厲害,因為配了觸控螢幕,所以可以觸控選擇要對哪隻眼睛。
貓也可以!
比對RX100M4 單手使用眼控用到快手抽筋▼
眼控設定在中央鍵、垃圾桶鍵都很不方便,設定在中央鍵會影響一般操作,選垃圾桶鍵,
按鈕位置不符合人體工學一定要雙手操作
▲ 按我回Menu ▲
在SONY的機器 橫線幾乎是對不到焦,SONY的 相位對焦沒有十字對焦功能,所以遇到全部橫線的或者剛好對到橫線就會一直拉風箱,這問題從A6000、A6300、A6500、A7(全系列)、A9都有這狀況。
原廠說明書 ▼
DMC-LX9-248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有免軟體跟要軟體,若沒特殊需求使用免軟體,PC與相機連在同一個WIFI網段底下,PC端有開啟可被搜尋、共用檔案資料夾(ON)、開放Everyone user NTFS 寫入權限,就可以互通傳檔。
人臉遮蔽手勢自拍▼
Snap4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anasonic LX10 的錄影對焦 跟SONY比較不同,比較自訂化,也可以說比較需要點學習才會使用
他預設在一般各模式下按下錄影鍵,後是直接套用你的當下AF模式,就例如當你是AFS,那按下錄影鍵後,他一樣會連續AF但是會比較慢,變動對焦距離或者移動後的AF會慢約1-2sec才完成重新對焦,所以錄影鍵要按下前要先更改AF狀態,例如改成AF-C、還要選擇對焦點,再按下錄影鍵。
Panasonic的錄影過程中,不管AF哪種方式,在近距離有東西靠近都不會輕易對焦,這對Youtube 在業配可能不方便
但是拍景、活動,就不會一直前後亂對焦,有好有壞。
另外就是錄影過程若需要翻拍的,透過MF模式+螢幕觸控單次AF,可以在MF情況下錄製不會亂對焦,想改變、AF某處時,按一下螢幕的AF虛擬按鍵,就可以單次AF到指定位置點,繼續錄影,這種方式相當棒,尤其想拍類似微電影運鏡效果的,這種方式反而比連續AF好用。
均衡拍攝打開後,焦段會變成30mm-72mm 所以若有對廣角端需求的,可能要關閉犧牲一下
Snap9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Snap6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關閉後是27mm-72mm 若有開啟i.Zoom 數位清晰變焦可以 27mm-162mm
Snap8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▲ 按我回Menu ▲
[開箱] ZOOM(ズ-ム) H1 立體聲 錄音筆 也是相機 外接MIC
[開箱]SONY PCM-A10 錄音筆|單眼|DC 數位相機|運動相機|外掛收音方案
Feiyu 飛宇 FY a1000 三軸 穩定器開箱連結介紹請點此☜
▲ 按我回Menu ▲
商攝▼
P1020174-1-5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20352-5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使用人臉+眼對焦▼
P1020433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20425-4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20628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20637-3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20422-2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20538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上腳架▼
P1020561-3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20543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手持▼
P1020553-2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jpg LR內可條EV達2EV 也相當大的可調幅度▼
P1020467-6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40011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40252-9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40272-16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40282-1-2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40201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40312-3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40366-23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40364-2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40361-19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20370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20374-2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AWB B1 ,智能動態:高, M模式調整▼
P1020447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20420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2056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20545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▲ 按我回Menu ▲
1020038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P1020210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▲ 按我回Menu ▲
夜間錄影測試
4K夜間 ▼
1080/60P MP4 夜間 ▼
4K縮時▼
相機拍完縮時後,由相機直接轉成4K30P 縮時影片,背景樂,威力導演後製加入
縮時能自動產成影片,這算是目前我玩過的相機裡面唯一一台有這種功能,可以選4K/1080 縮時影片產出。
其他影片▼
在網路開箱文、評測文資料都不多情況下我也只在2016年日本Bic Camera 摸過一次10min 的記憶下,Panasonic 又不像SONY有展示可以玩,不知道吃錯啥藥就買了這台,在以往不太可能發生,通常都要像SONY展售店那樣玩過好幾輪,再跟店家借插記憶卡拍回家看才會下手買相機。
這次買他不外乎就是要他的多點觸控、廣角端 24mm F1.4 、 4K 15min 錄影、還有DC的小巧攜帶性,好方便出遊玩時,將相機包掛在肩帶上可快速取出拍照。
電池續航力 Panasonic DMC-LX10使用下來,跟我以往使用 RX100 有很大不同,
光電力耗損程度就差很多,SONY RX100 1-5代用的電池是 NP-BX1 1240mAh,
但是只要待機操作下噴電速度想必各位使用者都很有感,
操作沒幾分鐘就會快速掉一格,拍沒幾張就快沒電,使用上都要戰戰兢兢拍完馬上就關機。
這在LX10 完全沒這問題, LX10的電池才680mAh,但是操作個10幾分鐘到20min 一格都不會掉,
拍攝商品拍了半小時才掉一格(這之前已經操作不知道幾分鐘),
我都懷疑這電池應該不止680mAh出門玩拍攝一顆原電可能會用不完或者剛好,若會拍影片的才需要第二電池、第二副廠電池。
★日本電力實戰★,第一天拍完沒掉格,我也沒充電,第二天還拍4K影片,也沒掉格... (原廠電池)第三天我也沒充電繼續拍,
到第四天拍到下午要準備拍鋼彈掉了一格,才想說怕拍攝中斷就先換另一顆電池,所以結論就是,兩顆原廠電池,出國拍綽綽有餘 。
我的拍攝方式是想到就拿出來開機拍幾張就關機那種,不是一直狂拍。
多點觸控的方便操作,更是解決了DC按鈕少又聚集在右半邊的問題,可以快速透過自訂虛擬鍵+實體鍵自訂去快速直覺操作,多點觸控螢幕的操作方便就像在使用手機一樣的簡單、直覺感,這點我一直不解SONY RX100每次都多一堆消費者用不到的功能,價錢一直往上加,卻連基本的觸控螢幕都不給,自家做手機的別跟我說技術辦不到...
LX10又有雙轉盤操作+第三光圈環,也就是你M模式時,可調變焦、光圈、快門,三環操作,又可以自訂鍵快速改變ISO、WB、WB方面還以為沒有自訂白平衡,想不到一給就給4組自訂灰點白平衡,連自訂K值、雙軸WB都有,真是夠變態。
自拍方式也相當人性化,有『人臉+眼對焦』、手勢觸發自拍、雙人自拍,這在RX100用戶一直是個痛,無手勢自拍只能按下實體快門固定倒數3sec 可能表情都僵了、變了,LX10卻可以自訂張數、倒數秒數、手勢自拍,不用再強迫使用假笑快門(拍出來表情會很BG),人臉遮蔽手勢觸發拍照,我自己自拍不是很靈敏,可能我長的不好看,相機判斷後快門會按不下去
大概我還沒抓到他的節奏,不過有這功能真的比微(假)笑快門好多了。
雙人自拍,倒是算OK,靠近就會倒數自拍。
人眼對焦也沒少,只是他是跟人臉對焦綁在一起,辨識人臉時一定鎖定兩眼其中一眼,跟RX100使用起來,以眼對焦功能來說,LX10勝出,RX100沒有觸控情況下按鈕少,要免強擠出一顆按鈕自訂成眼對焦,還要按住自訂鍵+快門同時按下才能使用,在小機身的DC來說實在不好單手操作,而LX10綁在一起後只要按下快門就一次搞定,就算在眼對焦模式下不眼對焦,也有觸控螢幕快速操作對焦點,還是比傳統控制按鈕的RX100好操作,拍照、錄影都可使用也是相當厲害。
大光圈,在室內一般燈光,24mm可以使用 F1.4~F1.6 ISO200-400 拍攝,對於室內畫質來說有相當的好用程度,減少高ISO產生油畫感。
錄影功能方面錄影自拍反180度螢幕挺方便的,但是有些缺點,LX10的錄影對焦挺快,也有人臉+眼對焦自拍錄影,但是若你在自拍過程,突然拿個東西靠近(有開人臉+眼對焦的對焦模式下),會無法對近距離的東西對焦,要用手掌當背景靠近相機約3sec 後才會拉近,或者要馬上改變對焦方式為全區對焦或者區域對焦,這點狀況跟G7XII 有點像,跟SONY的錄影對焦慣性比會很不同,SONY錄影慣性是只要有東西會動的、靠近的為優先,不管人臉,所以有些Youtuber 都會選擇RX100M4、M5,但相對要接受的缺點就是高耗電、高單價。
▲ 按我回Menu ▲
1.多點觸控LCD,可操作、設定、觸控拍照(含觸發快門)。
2.有WIFI、可傳檔(影片、jpg、RAW)、控制、檢視照片、手機GPS資訊寫入相機照片、
--傳至PC,有QR掃描連結方式沒NFC也能用。
3.三環操作,前功能環(變焦、自訂功能、MF調焦)+光圈環+後功能環(調整快門)、ISO。
4.電池續航力高,完全不像只有680mah。
5.USB充電(但不能邊用邊充)。
6.自拍功能有手勢遮蔽臉部放開後自拍,相當方便。
7.有人臉眼對焦, AF-S、AF-F、AF-C 拍照/錄影 ,免按住自訂鍵就可以使用,超方便。
8.光圈F1.4 大RX100 一級光圈,也就是ISO可以少開一級,夜間24mm畫質上可以更好
9.所有白平衡設定,有雙軸白平衡偏移,還有4組偵測白點/灰點自訂白平衡可記憶,也有K值可調。
10. 4K/30p ,4K錄製可答15min/段,1080P更有 AVCHD 29min 單段
與非AVCHD 可無限錄製時間(但超過單檔4G會切)。
11.民間有副廠假電池可選購。
12.4K方式連拍擷取瞬間
13.觸控螢幕可以觸發快門拍照,所以可以長曝30-60sec
14. 先拍照後對焦功能,有選擇障礙的可以用這功能拍完後再選擇對焦點轉出。
15.有電子水平儀。
16.有斑馬紋過曝顯示偵測。
17.有點測光連動。
18.最近對焦距離3cm(微距模式)。
19.有全電子快門,可完全靜音拍攝,機械快門也能靜音拍攝,只有很微弱的快門做動聲離超過1m就聽不到。
20.峰值對焦也有,還有局部MF放大輔助,配上觸控螢幕可拖一放大區檢視,雙重幫助。
21.手機APP功能可全功能控制,功能完整。
22.-4EV對焦,且全橫線對焦沒問題,在SONY 機種方面(包刮EVIL A6000~A9),只要全部橫線一定無法對焦。
23.雖然沒有B快門但是有T快門,可以觸摸開始曝光,再次觸摸關閉曝光,最長曝光時間約120sec。
24.有錄影中邊錄邊拍照擷取功能
--需在非錄影模式,不是在模式轉盤的錄影模式下才能按快門鍵錄影中拍照。
25.MF時還可以觸控螢幕做單次AF,錄影時可以固定對焦不會亂對焦,
要它對焦再按一下AF就可以快速切換焦點,相當方便。
26.雙人自拍方便,靠近後就自動開始倒數自拍。
27.縮時能自動產成影片,免進電腦用威力導演讀入所有照片在後製成縮時。
1.沒NFC。
2.沒藍芽,不能只用藍芽遙控相機,有點可惜。
3.沒熱薛。
4.USB充電不能邊用邊充。4K/1080 長時間錄影還是要多帶電池、購買假電池套件使用。
5.沒有 彈跳的EVF伸縮觀景窗,戶外強光環境拍攝螢幕會看不到,要自備3吋LCD遮光放大罩搭配使用。
6.金屬機身,重量有點重『約 310 g 含電池與 SD 記憶卡』。
7.機身內無APP擴充功能,就不能像RX100那樣裝 APP擴充功能 數位濾鏡、或者遙控擴充等。
8.沒實體快門線設計。
9.沒有B快門。
10.沒有內建ND8濾鏡。
11.任何4K模式沒有五軸防手震。
12.錄影自拍狀態,若有物品拿近,要近距離對焦,會容易對不到。
13.M模式超過1秒以上的曝光若有開曝光模擬,會很LAG。
14.M模式的 Auto ISO 不能增減EV補償。
15.沒有RX100那種黏貼式濾鏡框配件,沒辦法裝CP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