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ndefined
 




過去從沒實際擁有過三軸產品,僅短暫體驗,
但因為開始有移動中拍片需求,從 EVIL 單眼→手機→DV→SONY Action CAM

SONY Action CAM 雖然穩定度已經強過太多產品了,但是走快一點或者只要手去晃到還是會很明顯暈船感

故開始找尋三軸穩定器這類產品,這次徵選到 SwiftCam M4 體驗,就來開箱 SwiftCam M4。
 




體驗會:

這次被選到北上體驗會,一日行

好久沒到台北了,體驗會地點差點找不到,在公寓上面...
台北的路還真的不是普通複雜 從三創過去搭計程車繞到暈頭轉向


現場環境還不錯

DSC00328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有書可看

DSC00329-2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飲料暢飲

DSC00330-3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這次體驗的器材▼

DSC00332-4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這隻穩定器的部份第一次接觸,廠商教學詳細受益良多。
 



賞妹,算是意外驚喜,以為純體驗,
想不到M01評測文的MD 陳樂樂也有到現場,沒帶閃燈趕緊換上定焦拍拍







DSC00343-3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DSC00337-2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DSC00344-4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

體驗會心得:

這次體驗會可是跑過那多場體驗活動,算是最的體驗活動
除了現場體驗+教學有妹拍,還可以帶穩定器回去繼續體驗,
對我來說這種模式算是第一次這樣的體驗活動。
以往的徵文活動體驗時間短,商品要收回,以相機來說,RX100M4只給兩個禮拜寫,
連編輯也不可能辦到2個禮拜寫到很詳細吧...

這次有近一個月時間,算是相當充足





開箱:

包裝▼



DSC07070-3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



 

三軸穩定器本體外觀▼




DSC07032-1-5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DSC07030-4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DSC07171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Micro USB 充電孔,可以邊充邊使用,充電時會亮紅燈,充電完成會轉綠燈。



配重片▼

DSC07184-5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側邊破水平滑桿▼

37010007450_b6ee3d0eb7_k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底部、電池▼

DSC07228-22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底座有1/4螺絲孔,可以接腳架、雲台▼

DSC07234-24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可以找無球台的桌上型腳架、桌上型底座安裝
★一定要無雲台,因為就算是SIRUI 3T-35K 可乘重3KG以上球台,
上面裝穩定器只要手臥底座加裝部分,一定會倒頭,物理原理,
切勿輕易嘗試,可能會損壞你的手機、相機、穩定器。


電池底蓋建議修改一下,
好幾次上腳架後,不小心連帶底蓋鎖緊,差點轉不開,圓形底蓋,沒有可以卡住的施力點。

Snap1 - 複製-0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可以找這類小的無雲台三腳架底座,來放置SwiftCAM M4▼

DSC00396-3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夾手機▼

DSC07203-9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DSC07202-8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Samsung S9+

P1040533-3P1040532-2P1040531-1P1040537-4


裝Action CAM  SwiftCam M4 + Action cam mount V2 轉接板▼

DSC07207-1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可動角度▼

36596154873_a9f4bf7271_k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面板各按鈕▼

37419138735_252c55cd69_k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
收納尺寸▼

DSC07284-1-1-2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實際秤重▼

單體+3片配重片+電池重量重量:

DSC07024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含攜行袋+3片配重片+電池重量:

DSC07026-3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含攜行袋重量:

DSC07025-2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配重片重量:




重量對使用者來說相當重要,這對於有出國玩的玩家會更在意,
全部重量來說決的還OK。
這重量對我來說,已我的現有攝影器材+穩定器還不至於容易超過飛航可攜帶上機限制。




轉接配件▼


SwiftCam 原廠 運動相機 轉接板▼

DSC07091-4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DSC07093-5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大的轉接板,小的轉接環,側邊QR Code 是掃描後有說明書


DSC07147-14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DSC07151-1-15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DSC07161-16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DSC07224-19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DSC07225-20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DSC07165-18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裝Action CAM ▼ ★圖片不夠大想看細節的可以點圖進入放大觀看★




底部螺絲剛好在夾具邊緣閃過▼


轉接架底部固定細節▼


固定1/4底座的位置要用六腳板手,把它調到最左邊,才能閃過手機夾背面不會頂到▼

直排孔是Action CAM、SJCAM 等1/4運動相機正面鎖的溝槽,旁邊還有兩孔不同方向的,
是給Gopro扣具用的轉90度方向鎖緊孔。


DSC07226-21-2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轉接板 1/4 螺絲 可裝小蟻、SJCAM、SONY Action CAM、
GARMIN VIRB® Ultra 30 底部是1/4的運動攝影機,
但螺絲沒有C環固定在底座上,所以要妥善保存,不然很容易找不到螺絲。

配件中有一顆螺帽,不是用來固定一般1/4底座運動攝影機用的 1/4螺絲,是用於
GoPro  Session、GoPro HERO5 ,的兩插扣具使用的
底座轉90度後,再套上螺帽+原本Gopro 扣具串起來後就可以鎖上Gopro 螺絲。

這片轉接板,安裝Action CAM 時不用配重,但是要拿掉保護鏡,
另一個缺點是Action CAM 左晃時會稍微拍到轉接板,可以想辦法把它鋸掉一部分,不影響使用。
轉接板使用後的Action CAM 模式只能轉90度拍攝,故握法只能正握或者倒過握法,
無法像手機、gopro 裝設時可以上下360度旋轉。

若要裝AKA-MCP1 保護鏡 就要改裝一下,
把虛線右邊都切掉,不影響Gopro、SJCAM 等相機使用▼

DSC07220-17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 

切掉後,FDR-X3000 + AKA-MCP1 保護鏡 裝上穩定器▼
找到店家切掉+切合面稍微處理一下就可以夾了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DSC07301-3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DSC07300-2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DSC07298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 
雖然這樣可以用原廠轉接版上AKA-MCP1+X3000,但是垂直滾軸會慢慢溫度升高,因為沒平衡的關係,
要注意別用太久的時間,短暫錄製短片OK,長時間的還是得用DIY Gopro 拍攝方向的轉接板。
 
 



另外也SONY 社團 有人用手工搓刀慢磨,不知道花多少時間磨出坑可以這樣裝▼
大致上整理一下後 可以改成這樣

37400665015_981361f991-3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 




握把轉1/4 可擴充配件環▼




此配件環,可以加裝1/4的配件,但是因為沒給1/4 公對公螺絲,
故還要再買轉接螺絲才能裝雲台或者轉手機夾。
還要加裝簡單的雲台步然裝 1/4 公對公螺絲後手機、外掛螢幕還是不能夾,角度會怎樣都不對,
還會撞倒旋轉軸。


我買兩顆來裝,怎裝都不對,都是角度怪異、要不就是轉緊後,朝的是反面,不能使用,
才想到之前買鉗式腳架有個金屬小雲台可以用,才裝成功。

公對公螺絲▼


還是建議一下,在盒內至少附2顆公對公螺絲,不然消費者自購的可能長度太長無法使用、轉緊後角度不對。





 




非官方配件▼

自己請人做的 轉 SONY Action CAM 轉接板 - 第1版樣


P_20170830_190153_vHDR_Auto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自己DIY瓦愣紙初模 - 第2版樣
想不到一次成功,可以請人做成3D Print 了

DSC07249-12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左邊自己DIY的,原型來自右邊,右邊是之前買SONY Action CAM FB社團,客製SMOOTH-Q轉接板,
用在SwiftCam M4 會有1/3夾不到所以會容易脫落,尾部要用繩子綁在穩定器上才不會歪一邊。

DSC07244-7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自己請人做的 轉 SONY Action CAM 轉接板 - 第3版樣

DSC00793-1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到第三版樣實體 3D print 拿到後還是會麻震,搞了半天還是稿不定,平衡也麻,不平衡也麻,
後來在洗澡時回想紙板設計,於是我把這版樣模擬紙板高度跟填空,好了不麻震了。

這跟一般穩定器的觀念有點顛倒,一般穩定器要平衡才可以用,SwiftCam M4 不平衡反而才可以用
且這樣的設定開機放置 1-2hr 三顆馬達溫度都維持無上升。



 

自己請人做的 轉 SONY Action CAM 轉接板 - 第4版樣,算是最終確認版樣

委託製造的終於到了,但無法完美,因為穩定器對於轉接版重量跟瓦楞紙重量不同,
就算重心調整好了還是會給我麻,最後方是就是調整到朝前水平90度持握拍攝不麻就好,
自拍方向水平90度麻震我就不管他了,這攸關穩定器垂直滾軸的參數要調整,
自己沒辦法調,故就弄到可用就好,無法達到完美了,除非等廠商更新修正。






這樣的設定開機放置 1-2hr 三顆馬達溫度都維持無上升,就暫定這方法來使用了。

 


 



 

Iphone、Android 手機加殼、加夾廣角鏡,配重三片後還會不足的平衡方法


網拍怪雞絲買的30g增掛配重塊,這一顆+原本的兩片或者三片配重片就可以平衡大尺寸手機+掛MIC、廣角夾鏡不平衡問題。



 


 


SwiftCam M4 三軸穩定器 規格、包裝內容物

SwiftCam M4 三軸穩定器 規格:

操作角度:Pan軸 360°、Pitch軸 360°、Roll軸 R 55° to L 35°
重量:約492~493g (含電池)
含攜行袋、配重塊(三片)重量:約592~594g
手把尺寸:28 x 150 mm
夾具尺寸:116 x 118 x 115 mm
電池型式: 18650鋰電池 1顆
使用時間:5小時



包裝內容物:

M4三軸穩定器 x1
攜行收納袋 x1
配重砝碼 x3
18650 (含保護板)充電電池 x1
配重塊消音橡膠圈 x1
Micro USB充電線 x1
中文使用說明書 x1


 



SwiftCam M4 三軸穩定器 特點:

硬體:
1. 可裝360度相機(但須另購配重配件)
2. 可裝DC 相機(但須另購改裝L型 1/4 底座配件)
3. 6吋內手機可以直接夾免平衡、免拆殼也能裝。
4. 有預留配重功能,配重片有三片可以自己調整。
5. 電池可換式,通用好找的電池 18650 ,建議是找有電源防過充保護電路版本的。
6. 本體含電池重量約492~493g (含電池)。
7. 馬達驅動力夠,官方預設規格可乘載270g 設備,手機免拆殼、平衡就可以使用。

軟體(韌體 對應器材mode):
1.正常手機模式。
2.反轉 Gopro 模式。
3.轉90度 SONY Action cam  模式 (配合原廠配件轉接板)。
4.DC模式 (反轉180度+增加馬達驅動力運算)。
5.手機夾體平放後 可裝360相機 的VR模式。

軟體(韌體 對穩定mode):
1.全跟隨,三軸都會連動。(亮一個燈)
2.半跟隨,兩軸鎖定,只剩下水平旋轉軸。(亮二個燈)
3.全鎖定,鎖定某方向三軸鎖定怎樣動,都只拍那方向跟角度。(亮三個燈)
4.跟隨破水平模式,可拍出類似飛行器的畫面。
5.手動破水平模式,手動撥動滑桿改變畫面水平角度。
6.暫時全鎖定模式,按住M鍵不放就可以暫時全鎖定目前拍攝方向,放開就回復上一個模式。

 



SwiftCam Live APP:

下載點:



Snap3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SwiftCAM Live APP 不只可以控制M4也可以控制其他產品▼

Snap4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進入後建議先設定一下,若你想用APP 那要注意人臉追蹤功能,若打開就會降成720P、或者480P影片
★Android 版本才有這問題



Snap5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Snap6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Snap2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APP 拍照界面▼

QuickMemo+_2017-09-19-17-06-33-8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人臉追蹤拍照功能▼

Snap7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Snap8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Snap1856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Android 在APP上比較吃虧點,不能用人臉追蹤不然會降到720P
拍照部份不影響,若錄影想達到人臉追蹤拍攝+高畫質,可購買紅外線追蹤套件解決這問題,就不會限定只有Iphone 才能高畫質追蹤拍攝,這套件後續會推出販售,目前還沒辦法買到。

如果特定分鏡拍攝方式的話,建議使用原本手機內建相機APP M模式,或者別的APP 錄影,用AEL 鎖定曝光,否則移動運鏡過程若遇到比較亮或者黑的物體就會突然改變測光。




SwiftCAM Live APP  Time Lapse 縮時功能

20170924_174025-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無修剪直出影片


畫質跟想像中的有落差,建議改良APP...
解析度只有1280*768(拍照那邊跟錄影都改成最高了,還是只有720P的縮時)
位元率也超低導致會破圖,連一萬Kbps都不到


Snap1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用Action Cam 在後方一樣縮時拍攝 SwiftCam M4 縮時做動方式

 

SwiftCam M4 用APP 外掛設備縮時 4K 教學 Time-lapse

內建APP畫質不好那就欺騙它
方式:先把GOPRO、Action Cam、手機等裝置裝上後開機→
一樣拿一隻手機不裝上穩定器,開啟APP、藍芽 連結SwiftCam M4後 啟動縮時功能→
移動香菇頭調整角度→然後就一點一點紀錄點都新增→下一步,
選擇你要的秒數、倍率,然後點開始→夾上的設備也同時按下開始縮時拍攝,這樣就能用APP外掛拍縮時。
因為他是記憶穩定器角度,不是拍照圖片比對,拍完記得把APP手機那隻的檔案砍掉,
因為畫質沒很高所以檔案不大。
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DSC00806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
DSC00810 by UMAX_Boren, 於 Flickr


教學影片▼




另外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免APP跟外掛的縮時,但只能固定一種方向旋轉
開機後 按 FN 不放 + 方向鍵,上下左右,其中一個就會一秒開始轉0.5度直到你按電源鍵一下停止。



三軸基礎操作影片:



手機正面拍攝模式,全跟隨、半跟隨、全鎖定:

手機  ▼



手機超廣角雙鏡頭機種,使用超廣角時拍攝方法▼




Gopro、DC mode 反轉180度模式▼
我沒有Gopro 所以使用 Sony Action CAM + 自製轉接板
Sony Action CAM 反轉180度DC、Gopro 模式拍攝模式,全跟隨、半跟隨、全鎖定



SONY Action CAM 原廠轉接板▼
Sony Action CAM 側轉90度拍攝模式,全跟隨、半跟隨、全鎖定


直拍模式切換方法▼

直拿方式:
前斜45度左右,不一定要很準確45度,長按FN 就會自動切換成直拍,切換回來再次長按FN就可



橫拿方式:
左右擺當時,靠近兩邊極限角度就會自動轉直拍,但這姿勢=橫拿,會不利久拿。




 

 


 



手機 - 手持與三軸差異▼

LG G5 超廣角 EIS Off  有無SwiftCam M4 差異
EIS Off 才不會裁切有同Action Cam FDR-X3000 超廣角視野
超廣角手機,要反掛拿法才能不會拍到軸。



SwiftCam M4 +Asus Zenfone 3



 



Action CAM - 手持與三軸差異▼



SwiftCam + Action cam 測試走路+跑步▼



 



實際拍攝影片:





體驗會當天從Action CAM 背包夾方式拍攝→上穩定器拍攝▼
 



★影片下方會有器材與拍攝方式浮水印可參考。



手持-使用半跟隨模式▼
以前遇到活動拍攝手持,不管用自拍棒撐、還是手持,都還是很晃,
現在使用穩定器大大消除這些問題。


 



有穩定器,中途手酸換手也看不太出來



 

 





 



使用心得:

SwiftCam M4 三軸穩定器,因為馬達能承重比較大,所以可以被拿來做很多種改裝
例如改成DC平台、VR平台、轉接 GOPRO、Action CAM 等,等於一機多用途,價位也合理價位。

使用Gopro模式、手機模式、DC模式時,等於反轉或者正180度拍攝,
三軸馬達相當棒的平滑運作,運作過程完全可以說是沒有馬達聲,跟卡頓感,
可左右擺動角度也大,除了裝Action CAM的更好的解決方案我還在找以外 。

手機使用穩定器方面,相當方便,大多手機不用配重直接夾上開機就可以使用,相當無腦方式,
簡單快速好用,不像其他穩定器要平橫到一個龜毛,才能啟動,又不能動太大角度,
動太大角度會自動跳掉保護,在SwiftCam M4 沒啥這問題。

在SwiftCam M4 可以作到倒掛式握法低角拍攝→手電筒持法→正常握法→甚至可以轉360度,
,LG、ASUS 這類有超廣角雙鏡頭的手機可以使用倒掛拍法,
避開前面穩定器遮到原生超廣鏡頭、外夾超廣角鏡頭的問題,
這一般手機專用穩定器比較少會有的功能。

電池使用18650,可換方式,不想邊充邊拍的可以多買一顆電池,快速換上,
使用Micro USB 充電比用白牌座充快上很多,所以不太用18650座充充電。

機體有留micro USB 可擴充追蹤設備、補光設備,
找的到線材也可以邊用穩定器邊幫Android 手機充電。

Apple 版的APP 功能完整,錄影不會有開人臉辨識降成720P問題,
Android 開人臉辨識,會降成720P錄影,縮時也只有720P,Android 手機少了APP的高畫質人臉追蹤錄影、高畫質縮時攝影(不過倒是可以外掛其他設備拍4K縮時),挺可惜的,人臉追蹤錄影是一般自拍者會常用的功能,如果能突破限制改良APP會更好。
Android 要突破720P限制就須購買,紅外線追蹤拍攝套件,加裝在穩定器夾具旁的Micro Usb使用。

雖然是手機用的穩定器,但是若能出個拍攝方向同Gopro 的Action CAM 原廠轉接板
(要機身+AKA-MCP1 保護鏡可裝的轉接板)
就好用很多了,只用原本的轉90度Action CAM 模式會受限,無法變成手電筒握法、低角度握法。
AKA-MCP1 保護鏡是90%Action CAM使用者都會裝的一個配件。

手機跟運動攝影機來說我比較喜歡運動攝影機上穩定器,拍攝出來畫面有超廣角接近人眼視野,又不會對焦不會因為移動而相機重複對焦的畫面出現。

一般使用者,免花大錢買到很貴的DV,手機上個穩定器,就打趴一堆3萬以下的DV了,尤其有在直播、經營Youtuber、VLOG的使用者手機三軸更是不能沒有,可以在最快速最簡單情況下就上機拍攝穩定畫面。






優點:
1.可換電池設計,使用18650電池,又可micro USB邊充邊用。
2.底座有1/4腳架螺絲孔,可以裝三角底座放置、或者裝至於腳架上。
3.耐重度高,可以改裝成DC使用的穩定器,也有DC 模式,(改全DC底座要另購配件)。
4.三軸馬達平滑,不會像DJI OSMO mobile 那樣卡卡的。
5.三軸可轉動角度大,有兩軸都可360度,可正握、可垂掛握法(適用於低角度拍攝)。
6.手機免平衡就可以啟動使用,最大6寸也OK。
7.有設計轉接板,SONY Action CAM、Gopro、360相機、手機都可使用,一機多用。
8.有給背袋、配重塊。
9.有手機直拍模式。
10.有破水平模式,這是目前手機穩定器中獨家功能。
11.有擴充環,方便加裝手機監看、MIC 等設備。
12.握把處有磨砂質感的類似像皮材質防滑握把,相當舒適的握把。
13.可以APP+外掛GOPRO、Action CAM、手機拍高畫質自訂軌跡縮時、免APP單一方向自轉縮時。
14.可外掛紅外線追蹤拍攝套件。


缺點:
1.裝自己改裝的 3D print Action CAM 轉接板,有平衡且無超重情況下開機
在Gopro、DC模式手電筒方式持握開半跟隨(鎖定兩軸)情況下穩定器會誤判導致麻震,
修改一下轉接板把機身重心往上後變成不平衡,反而可以用,會稍微有點不方便,能優化一下會更好。

2.收進袋子方式要比較特殊角度,這要習慣一陣子,
攜帶包輕便但也相對比較沒防撞,若有可選購硬殼包會更好。

3.Android 版 APP 功能無法完全解放,稍嫌可惜,要使用完整APP功能須使用Apple Iphone 手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74321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